班判了信不回微算加放假法院
休息时间用微信回复工作算加班吗?
2021年,李女士入职某公司,回微双方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算加工作期间,班法李女士经常在休息时间,院判如周末、放假下班后、回微国家规定的算加法定节假日等,收到公司高层领导发来的班法微信消息,包括回复工作指令、院判修改方案等,放假李女士按照要求完成了相应的回微工作。2023年下半年,算加因公司业务调整,班法李女士与公司就离职一事进行协商。院判李女士要求公司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资,共计12万元,双方对此未能达成一致。
2024年4月,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公司与李女士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法庭上,公司辩称,加班须经过审核确认,否则不视为加班。而且李女士从入职至解除劳动合同期间未提出加班申请,其主管领导也从未安排过加班,她本人也从未向公司人事部门申请补报加班时长或申请调休。
经审理,法院认为,虽然双方的劳动合同实行的是标准工时制,但根据李女士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相关文件制度、工作事项统计表等证据证明其有利用休息时间回复工作相关问题,且已超出了简单沟通范畴,需要进行实质性处理,对于其提交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在工作时间之外处理工作事项的时长应当认定为加班时长。
最终,经核算,法院判决公司向李女士支付2021年至2023年加班费9万元。该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日前,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承办法官表示,对于此类劳动者隐性加班问题,不能仅因劳动者未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工作未经用人单位审批而否定加班,应虚化工作场所概念,综合考虑劳动者是否提供实质工作内容认定加班情况。如果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工作超出一般简单沟通的范畴,劳动者付出实质性劳动内容,或者使用社交软件工作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明显占用了劳动者休息时间,应当认定为加班。
法官提醒,随着数字化办公普及,“隐形加班”现象频发。劳动者应注意留存加班证据(如聊天记录、任务交付记录等),用人单位也应规范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编辑、一审:童威楠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责任编辑:综合)
- 返程请注意!雨水来“添堵”了
- 江门市支医人员霍小桃:青春织梦,医路芳华
- 推进鱼胶行业规范化!广东将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标准
- 大有食品:凉果沁人心脾,滋润了新疆的秋|老字号风采③
- 炉石传说奥妮克希亚巢穴英雄6
- 广东即将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
- 从“菜”出海到“厂”出海,预制菜“粤工厂”落户海外丨半年大事记
- 广州国寿财险:农业移动检测监测车累计为养殖户挽回超3000万元损失
- 140.6万人次!宁波这些地方,火热!预测今天更火
- 绿美广东,生生不息!全国生态日被这些绝美画面刷屏了
- “乡村规划师” 把脉,助力新会会城茶坑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
- 菌肥时代来了! 治理土壤“疑难杂症” 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读懂高铁“站票坐价”争议背后的真诉求
- 2024广东省“绿书签行动”宣传周启动!精彩活动约定你